"簡直難以置信,這些鋪路磚竟然是用生活垃圾加工而成的!"4月23日,烏海市烏達區科技園小區的王女士仔細端詳著小區新鋪設的地磚,發出由衷的贊嘆。
這些生活垃圾究竟經歷了怎樣的神奇轉變?記者在烏海市藍益環保發電有限公司找到了答案。上海環保展了解到,這家企業通過創新技術實現了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的重大突破。
在預處理車間,一條龐大的爐渣處理生產線正在運轉。生活垃圾焚燒后的爐渣經過上料、破碎、篩分、磁選等多道工序處理后,金屬和石塊被有效分離,最終形成可用于制磚的細砂原料。磚廠經理施廣東介紹道:"這些看似普通的爐渣,經過特殊處理后可以成為優質的制磚原料。"

上海環保展關注到,在制磚車間,細砂原料與水泥、粉煤灰按科學配比混合后,通過高壓成型設備快速壓制,短短數秒就能制成規整的環保磚。施廣東表示,這些磚塊經過兩周的養護期后即可投入使用,整個生產過程實現了廢棄物的高效利用。
這種變廢為寶的技術帶來了顯著的經濟和環保效益。"我們的環保磚中爐渣含量高達80%,不僅實現了資源循環利用,還大幅降低了生產成本。"施廣東算了一筆賬:每5噸生活垃圾可產生1噸爐渣,能制作約750塊磚,相當于每噸垃圾可生產150塊磚。相比傳統材料,每噸爐渣可節約成本25元,企業年處理5萬噸爐渣可節省超120萬元。
目前,該企業已開發出路面磚、護坡磚、植草磚等多種產品,廣泛應用于市政建設領域。記者在現場看到,這些環保磚質地均勻、規格標準,完全符合建筑用材要求。施廣東手持一塊護坡磚自信地說:"這充分證明,只要方法得當,所謂的'垃圾'完全可以變成寶貴的資源。"
來源:內蒙古日報小字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