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動制造業綠色升級的背景下,上海綠色制造展了解到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教授李明蒼團隊在國科會支持下,成功開發出具有突破性的"激光低碳制造技術",為光電半導體產業提供了全新的綠色制造解決方案。這項創新技術不僅顯著優化了制程效率,更在能耗降低和碳減排方面展現出卓越表現。

技術突破:從多道工序到一次完成
研究團隊匯集了清華大學、臺灣大學及國家儀器科技研究中心等多方力量,專長覆蓋激光加工、機械力學、人工智能、化工材料、光學及光機電系統設計整合等領域。經過密切合作,團隊成功開發出適用于"金屬薄膜"及"透明導電薄膜"圖樣化鍍膜的專利技術。
該技術的核心突破在于,將原本需要多道工序的制程縮減為一次工序即可完成圖樣化。團隊開發的激光鍍膜及圖樣化技術可在常壓常溫環境下進行,這一特性使得制程所造成的能源消耗及碳排放大幅降低。經精確測量統計,該技術能使能耗降低約50%,為高耗能的光電半導體制造業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減碳路徑。
應用前景:覆蓋多元創新領域
這項激光低碳制造技術的應用范圍極為廣泛,涵蓋了多個極具市場前景的領域。在研究團隊看來,該技術可用于三維電子半導體元件、軟性光電半導體元件及硅光子元件等高端產品的制造。具體而言,包括透明顯示裝置、溫控光學鏡片以及精準健康醫療用的個人化穿戴式裝置等創新產品都將從中受益。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團隊開發完成的鍍膜材料與制程所制作的金屬微細導線電阻率,已經達到甚至優于其他相似制程的水平。同時,透明金屬氧化物導電膜的光電性質也已完全達到商用水準,這為技術的產業化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綠色優勢:環保與智能并重
該技術不僅在性能上表現出色,在環保方面也同樣具有顯著優勢。研究團隊采用了對生物環境較為友善的溶劑與還原劑作為反應溶液,體現了綠色制程的核心理念。此外,將團隊開發的技術與智能化的自動光學檢測技術相結合,還可用于線路或元件的修復功能,這將進一步降低光電半導體與印刷電子制造產業的總體制造成本與碳排放。
產業影響:助推半導體業可持續發展
半導體、光學、電子相關產業鏈作為重要的產業支柱,其環境永續發展已成為全球關注的重要議題。先進制造產業的低碳化、凈零排放更是當前面臨的迫切挑戰。在這一背景下,激光低碳制造技術的創新研發不僅為產業綠色轉型提供了技術支撐,更將帶動半導體設備產業的創新發展。
研究團隊表示,將繼續探索創新低碳與智慧化加工技術的藍海領域,為產業群的永續及綠色制造注入持續活力。這項技術的成功開發,標志著在精密制造領域實現了重要突破,將為全球光電半導體產業邁向綠色制造新時代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隨著全球對碳排放的要求日益嚴格,上海綠色制造展這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低碳制造技術,不僅有助于提升產業的技術競爭力,更將在全球綠色制造浪潮中占據重要位置,為實現制造業可持續發展目標作出積極貢獻。
來源:IEK產業情報網
如果有侵權行為,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