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際節能技術展關注到許繼綠色低碳園區的創新實踐為行業提供了可復制的技術范本。該園區通過構建集光伏發電、智慧能源管理、節能改造于一體的綜合解決方案,實現了清潔能源供應占比超90%,年減碳量達9000噸的顯著成效。

智慧能源管理系統架構
許繼綠色低碳園區的核心創新在于其基于5G、物聯網和大數據技術構建的智慧能源管理平臺。該系統通過部署在園區各處的傳感設備,實時采集用電負荷、光伏出力、環境參數等數據,并利用人工智能算法進行用能預測和優化調度。平臺采用分層分布式架構,包含數據采集層、網絡通信層、平臺層和應用層,確保系統的高可靠性和可擴展性。
光伏發電系統技術創新
園區屋頂3000塊光伏發電板采用最新的單晶硅雙面發電技術,配合智能逆變器和最大功率點跟蹤(MPPT)控制系統,實現發電效率較傳統組件提升15%以上。系統還創新性地采用直流側電壓優化技術,有效降低線損,提升系統整體效率。據監測數據,該光伏系統年均發電量可達580萬千瓦時,完全滿足園區日常運營的用電需求。
智能化節能改造體系
在節能改造方面,園區實施了全方位的技術升級。空調系統采用磁懸浮離心機組搭配AI能效優化算法,根據環境溫度和人員密度自動調節運行狀態,節能率達30%以上。空壓系統引入變頻控制和余熱回收技術,實現能耗降低25%。照明系統全面采用IoT智能照明控制,通過光照傳感器和移動偵測技術,實現按需照明,綜合節能效果顯著。
數字化運維平臺建設
許繼集團開發的智慧運維平臺實現了供配電系統的全景監控和遠程巡檢。平臺采用數字孿生技術,構建了與物理園區完全對應的三維數字化模型,支持設備狀態實時監測、故障預警和智能診斷。通過大數據分析,平臺能夠精準預測設備生命周期,提前制定維護計劃,將運維效率提升40%以上,有效保障用能安全。
技術成果產業化應用
該園區的成功經驗已通過許繼集團的系統集成能力實現產業化推廣。在雄安站站房屋頂光伏項目中,4.2萬平方米的光伏系統采用與園區相同的技術架構,年發電量達580萬千瓦時,成為綠色建筑與清潔能源融合的典范。此外,集團開發的儲能設備突破容量和能效瓶頸,其充電設施產品已占據全國公共直流充電樁12.5%的市場份額。
綜合能源服務創新
上海節能技術展了解到許繼集團依托源網荷儲一體化、虛擬電廠等關鍵技術,構建了覆蓋零碳園區、算電協同、綠電制氫等多場景的綠色制造體系。通過智能微電網技術,實現分布式能源的協同控制和優化調度,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集團每年投入上億元研發資金,持續完善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供應鏈體系,先后獲得國家級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管理等榮譽。
來源:搜狐網
如果有侵權行為,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