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綠色制造展關注到在2025年歐盟綠色城市論壇上,無錫高新區憑借其系統性的零碳轉型方案榮獲"歐盟綠色轉型獎"。這一國際認可的背后,是該區在綠色智能制造領域持續的技術創新與系統化實踐。

零碳技術體系構建
作為全國首批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無錫高新區在2021年率先規劃建設零碳科技產業園,系統推進產業結構與能源結構的深度優化。該區通過構建覆蓋綠色建筑、清潔能源、智慧交通等多維度的技術體系,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零碳發展模式。
在建筑領域,園區內的建筑嚴格按照綠色建筑三星標準建設,其中標志性建筑采用了高效保溫材料、智能遮陽系統及自然通風設計,大幅降低建筑能耗。更值得關注的是,園區通過部署智能微電網系統,實現對建筑用能的精準調控與優化管理。
清潔能源技術創新
能源系統的低碳化轉型是零碳園區的核心。園區在清潔能源技術應用方面取得顯著成效,特別是在光伏發電領域實現突破性進展。園區建筑屋頂安裝的新型龍鱗光伏板,采用高效晶體硅技術,光電轉換效率達到17.5%,裝機容量1240千瓦。這一系統年發電量達120萬千瓦時,可節約標準煤479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43噸。
除了光伏發電,園區還在氫能技術應用方面進行積極探索。通過建設加氫基礎設施,園區成功運營氫能源公交系統。數據顯示,首批氫能源公交車已累計行駛107.7萬公里,替代柴油34.5萬升,實現二氧化碳減排約622噸,為交通領域的清潔能源替代提供了可靠的技術路徑。
智能制造與綠色產業協同
園區聚焦光伏、氫能、儲能等綠色低碳核心技術領域,構建了完整的產業生態體系。通過引進和培育一批技術領先的研發平臺與創新企業,園區形成了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綠色低碳產業集群。目前,園區內綠色低碳產業相關企業已達174家,年產值規模超過2000億元。
在工業領域,園區推動智能制造與綠色制造深度融合。通過部署工業互聯網平臺和能源管理系統,實現對生產過程的精準能耗管理與優化。這些技術措施不僅提升了生產效率,更顯著降低了單位產值的碳排放強度。
技術創新驅動綠色發展
無錫高新區的實踐表明,綠色轉型離不開技術創新的支撐。從高效光伏組件到氫能源交通系統,從智能建筑到數字化能源管理平臺,每一項技術的突破都為園區的低碳發展注入新動能。
園區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完善綠色發展體系,通過技術創新持續推動產業升級與能源結構優化。上海綠色制造展了解到這一以技術驅動的零碳轉型模式,不僅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路徑,也為全球城市可持續發展貢獻了可借鑒的技術方案。
來源:澎湃網
如果有侵權行為,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