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綠色能源轉型加速的背景下,上海綠色制造展了解到中國石油在太陽能直接制氫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近日,中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出國內首套解耦型平方米級光電制氫裝置,并在戶外環境下實現連續穩定運行,標志著我國在太陽能直接制氫技術的工程化應用方面邁出了關鍵一步。

突破行業瓶頸,創新技術路徑
當前,我國氫能產業正面臨結構與成本的雙重挑戰。業內分析顯示,按照每千瓦時0.3元的電價計算,傳統電解水制氫的成本居高不下,嚴重制約了綠氫的商業化應用和經濟性推廣。這一成本困境促使行業迫切需要開發短流程、高集成、快響應的新型制氫技術路線。
深圳院研發團隊經過持續技術攻關,成功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太陽能直接制氫裝置。該裝置采用創新的平方米級陣列式光電制氫一體化結構,配合高性能光電極材料,在系統設計和制造工藝上實現多重突破。值得一提的是,該解決方案不僅顯著降低了設備制造成本,更通過模塊化設計大幅提升了系統的可維護性與擴展能力,為后續規模化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性能表現卓越,達到國際水準
在戶外實際環境測試中,該裝置展現出優異的運行穩定性。測試數據表明,在日均7小時的自然光照條件下,裝置每平方米有效面積可生產約30升綠氫,其光氫轉換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這一性能指標充分證明了該技術路線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為太陽能直接制氫技術的產業化發展提供了重要實證依據。
應用前景廣闊,助推能源轉型
該光電制氫裝置具有成本可控、適應性強、環境友好等顯著優勢,在未來能源體系中展現出廣泛的應用潛力。首先,該技術可與分布式能源系統有機結合,為工業園區、偏遠地區提供清潔的氫能供應;其次,在風光資源豐富地區,可建設規模化制氫基地,有效解決新能源消納問題;此外,該技術還可為交通領域的氫燃料電池汽車提供可靠的燃料來源。
上海綠色制造展關注到這項技術的成功開發不僅展現了中國石油在新能源領域的技術實力,更為推動我國能源結構優化和實現"雙碳"目標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完善和成本的持續降低,太陽能直接制氫有望成為綠色能源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作出積極貢獻。
來源:中國石油網
如果有侵權行為,請聯系刪除。